每到春季,都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发时期,必须要提高警惕,提前做好预防。俗
话说:“菜花黄,痴子忙”,春季精神疾病高发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那么,常
见的春季精神疾病是什么,应该怎样预防呢?春季精神疾病的高发与气候因素以及
睡眠质量有很大关系,需要加以注意。
在一年四季之中,气温、气压、气流和气湿等气象要素最为变化无常的就是春季。
这种变化无常的气象要素容易扰乱人们的生理功能,特别是精神疾病患者的防变能
力差,容易导致机体平衡失调,加剧心理机能紊乱,诱发春季精神疾病。
1、2008 年发表于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的研究,纳入了 1,457 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
院情况,发现春季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。
2、 2012 年研究也提示,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从 2 月份开始增多,4 月份达到顶峰。
3、 1995 年 Journal Annals of Clinical Psychiatry 杂志上的研究也提示,不管是
男性还是女性双相障碍患者,春季为其住院高峰。
春暖花开,气温回升,万物复苏,人体内分泌和代谢明显变化,造成内环
境改变,尤其是女性,在更年期、青春期、月经期、产后等激素变化较大,
易引起情绪变化,如焦虑、抑郁、躁狂等。
由于冬季日照少,褪黑素合成减少,易患失眠、抑郁,春天日照增多,褪黑
素合成增加,人易患躁狂症。
人在春天,血管扩张,出现大脑相对供血不足,常出现春困,对于年老体弱
者常出现人无精神,情绪低落,无力。
对于原有精神病坚持服药者,春天里人体代谢加快,药物排泄加快,药物浓
度降低,病情易于复发。
春天里电离度升高,空气里阳离子增多,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增多,易发躁
狂和精神分裂症。
从中医学角度看,春季属木,人体五脏按五行归类,肝也属于木,春季为肝
脏所主时令。肝气升发正常,人即安和;倘若肝气升发太过或不及,则易引
起疾病,导致人情绪低落,意欲低下,甚至睡眠质量下降,精神抑郁。
预防春季精神疾病要注意劳逸结合,尽量减少外部的精神刺激,同时要提高睡眠质量。总
的来说,预防春季精神疾病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。
要保持自己的心态平衡,遇到事情应该要分析事情,保持自己一个合理的心态;
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变化,碰到事情特别是应急情况,有些其他问题的时候
要寻找自己合适的发泄途径,比如说参加体育锻炼,唱歌;
以前有这方面病史的病人,在这段时间用药一定要谨慎,一定要根据医嘱用药,切不可停药或者改换药品;必须定期到专科医院复诊如实与专科医生反映病情切
不能认为担心医生加药而避重就轻反映病情。
要调整自己的睡眠,保证自己的充足的睡眠时间。培养规则的饮食起居习惯,
制定切实可行的日程表。
精神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几点:
精神病患者不能饮酒,临床上发现,许多精神病患者都是喝醉酒之后复发的,且喝啤酒也可致
复发,故什么酒都不能喝。
不食热补的食物或某些中药,如不吃狗肉、羊肉、鹿茸、白鸽、人参、当归等,有些家属认为
患者服药多,怕身体虚弱,因此要“补”,服人参、当归,吃鹿茸、狗肉,结果患者反而烦躁易复发。
无论是春天或是其他季节如出现了上述的一些症状的时候,无论是家属还是康复者应当引起
关注与积极处理才能稳定病情愉悦生活。从而生活能够变的更加的美好,让春季能过得心旷
神怡。